中融信托近期頻繁轉讓旗下所持公司股權。
頻繁股權轉讓 背后,中融信托的受托資產規模不斷縮水。房地產業 務占比較大,投資的房地產項目暴雷,中融信托通過轉讓股權等方式獲取資金,或意在以此緩解流動性壓力。管理規?s水,案件糾紛頻發,跌倒的中融信托能否安好?
多次踩雷地產項目
近十年,中融信托發展與房地產業務密切相關。2013年,中融信托提高房地產業務操作標準,將房地產業務重心向一線城市轉移,嚴格審查交易對手開發能力與現金流壓力,合理控制客戶集中度。在這一策略指引系下,中融信托的房地產業務占比逐年下降,2013年至2016年占比分別為11.09%、10.47%、6.82%、5.44%;房地產業務規模連續3年下降,由2013年的530.59億元下降到2016年371.59億元。
2017年,是轉折之年。中融信托的房地產業務占比持續增長,2017年至2020年,信托資產投向房地產的占比分別為6.61%、10.99%、17.65%、18%。2021年,中融信托壓降房地產業務占比,降至14.02%,規模為895.55億元。
盡管壓降房地產資產占比,中融信托仍未能避免頻頻暴雷。
2022年11月,塔牌集團 (行情002233,診股 )(002233.SZ)公告再次揭開中融信托暴雷的“冰山一角”。中融信托發行的“中融-承安75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75號信托)B類信托單位違約,該產品投資融創華北發展集團旗下的天津融創星耀五洲項目開發。
更早之前,投資者爆出中融-豐騰83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83號信托)上演狗血劇情。2022年9月,受托人(中融信托)發現存放受托人和融創方共同保管武漢塔子湖置業章證照及印鑒等共管物品的保險柜鎖芯被換,保險柜無法打開。塔子湖置業預售資金監管賬戶中約11.4億元資金被劃走。
不僅如此,“中融-承安96號”的投資者也收到中融信托公告 ,同樣提到中融信托與融創共管物品的保險柜鎖芯被換,在中融信托不知情的情況下,項目公司約4.23億資金被融創方自行劃付。
另一產品中融-承安58號集合資金股權投資信托已宣布計劃自動進入延長期,預計展期不超過24個月,投資者本金未能及時兌付。此外,中融信托還有多只相關產品暴雷,包括 “融昱100號”、“驥達11號”、“享融223號”和“享融287號”等,這些合計債權本金金額為59.84億元。
決策失誤?
未能及時規避房地產風險,與中融信托整體策略關系緊密。
“資管新規”和“兩壓一降”監管政策出臺,信托業自2018年開始進入艱難調整期。2019年后,信托業開始壓降房地產業務占比,2019年至2021年,信托業房地產占比分別為15.07%、13.97%、11.74%。
在此時間段,中融信托逆勢而行,2020年房地產業務占比升至18%,比行業均值高出4.03個百分點。即便中融信托2021年房地產業務占比降至14.02%,仍高出行業均值2.28個百分點。
多個項目陸續爆出問題,中融信托在房地產業務上栽的跟頭逐漸將公司帶入泥潭。比如在2021年,中融信托認定在“中融-北京星城置業經營性物業抵押貸款集合資金信托計劃”財產管理運用過程中,在對市場風險的研判等方面存在一定決策失當,中融信托對于此操作風險所帶來的損失予以彌補,使用一般風險準備金和信托賠償準備金賠付信托資產損失約5.27億元。
經緯紡機 (行情000666,診股 )直言,中融信托雖然投向房地產業的規模和占比持續下降,但仍處較高水平。截至2022年6月末,中融信托存續房地產業務規模793億元,其中部分房地產相關項目存在延期情況;截至2021年末,中融信托存續風險項目金額共計64.54億元。在目前房地產行業震蕩的背景下,相關事項對中融信托帶來一定的經營風險。
經緯紡機在2022年10月26日對中國銀行 (行情601988,診股 )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回函中承認,在經歷了2008-2017年間的繁華之后,信托業對于本輪的調整并沒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習慣于“融資類信托+通道信托”舊有發展模式的信托行業 ,又趕上了風險暴露的窗口期,對于未來轉型發展的方向也曾陷入過迷茫困惑。
中融信托還卷入中天金融 (行情000540,診股 )債務逾期風波。中天金融在今年11月22日公告新增27億元債務逾期,中融信托為債權單位之一。
規?s水,糾紛不斷
受信托項目風險影響,中融信托的賠償準備金余額大幅縮水,通過賠償準備金化解風險的能力有所下降。
截至2021年期末,中融信托的信托賠償準備金余額僅為8.72億元,比2021年期初減少1.36億元。中融信托的信托賠償準備金余額占所有者權益比例由2021年期初4.72%下降到2021年期末4.02%;同期信托行業的數據由4.79%上升到4.92%。
時代周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融信托貨幣資金僅為47億元,相比2022年1月1日大幅縮水45.95%。為償付到期的境外債券資金,中融信托擬通過境外子公司中融國際控股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設立的全資特殊目的公司,在新加坡發行不超過3.67億美元 的境外債券。
中融信托通過增資防御風險。6月24日,黑龍江銀保監局批準中融信托各股東以未分配利潤按照原持股比例增資26.68億元,本次增資后,中融信托注冊資本為146.68億元。
中融信托還在對外轉讓股權,正以不低于15.04億元的評估價公開掛牌轉讓所持中融基金 全部51%的股權。該轉讓一再延期,目前尚未產生受讓方;目前已完成轉讓的包括明喻投資100%股權、湖北梧桐湖19%股份等。
與此同時,中融信托清算的信托項目金額高居不下,2019年至2021年,清算項目金額分別為1387.40億元、2039.74億元以及1932.10億元,清算項目數量分別為117個、423個以及344個。
綜合各種因素,中融信托的受托資產規模近2年縮水超千億元。2019年末,中融信托的受托管理資產規模7654.52億元,2020年期末下降6.25%(行業規模下降4.34%)至7176.30億元,2021年期末資產管理規?s水10.99%(行業規模增長1.24%),降至6387.30億元。截至2022年年中,它的受托管理資產規模進一步縮水141.7億元,降至6245.6億元。
房地產業務逆勢而上,問題接連浮出水面。2022年2月23日,中融信托收到黑龍江銀保監局出具的黑銀保監罰決字〔2022〕4號行政處罰決定書,中融信托被處以20萬元罰款,這一處罰系因中融信托旗下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資金投放到“四證不全”房地產項目所致。
中融信托的案件糾紛未曾間斷。天眼查數據顯示,中融信托共有3331條司法風險,其中法律訴訟1275條,案件總金額高達74億元,絕大部分訴訟的身份為原告/上訴人。截至12月12日,中融信托2021年、2022年涉案數量合計665起,占比近十年涉案數量總和的54.55%。